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隐龙惊唐> 写在第二部分完成前的一些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写在第二部分完成前的一些话(1 / 2)

码到现在,字数也快140万了,第二部将要结束了。

李沐也已经长大,十七岁了嘛。

这在当时,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了。

从总角小儿到舞象之年。

接下去,国际惯例,会增添一些情感剧情。

而一直被有些书友非议的“明明是枭雄却要当英雄”和“当表子还要立牌坊”等这些问题,也会有所改变。

其实,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从小受着“有事找jǐng chá ”、“一切靠法律”的教育,没有人能一穿越回去就杀伐果断,知道自己最终要什么。

至少,以九岁李沐的心境,凉州时,他仅仅只想赚钱养家罢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哪怕是枭雄,也该有个进化的过程。

也不会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可以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至于弑君,皇帝可不是随便能杀的。

何况是一个登基十多年的皇帝,至少名义上是李渊册立太子之后,再禅让登基的皇帝。

这一杀,杀得不只是皇帝,更是天下民心和伦理道德。

曹操挟天子直到死,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以李世民弑兄杀弟屠侄的暴行,也只是囚禁李渊大安宫,直到李渊老死。

他们杀皇帝不容易吗?

无非是引刀一快。

可后果呢?

难道让李沐一样弑君,然后为保江山稳定,继续屠尽李世民十几个儿子?

这样做与李世民何异?

李沐有身份、有遗诏、有实力,完全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稳定的大唐。

他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重墨。

而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大唐。

长安已经探囊可取,可被李世民册封的王,遍天下都是。

那些可都是宗室,其中十来个还是李世民的儿子。

就算是庶子,可一样是亲王。

杀了李世民,李沐篡位自立,那些亲王会肯罢休吗?

这同样是杀父之仇,夺位之恨啊。

一旦串连造反,或者各自据地自立,岂不天下三分、六分、九分?

这需要李沐花上三、五年,甚至七八年去平定。

然后得到一个因兵祸而衰败的大唐?

大义,李沐有大义,李世民一样有大义,因为他也是李渊钦定的,更是李渊嫡子。

虽然最终还是需要用实力说话,可何妨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呢?

至少扯块遮羞布蒙在脸上,正治这东西,历朝历代,不都是如此吗?

然后,再来回应一下有个书友的诟病。

他说“李靖、李勣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事变,但按兵不动就证明是支持李世民的。从而得出李靖、李勣一样是李世民铁粉的结果。”

这话和尚真心不赞同,虽然与小说没多少关系,可坐而论道,还是可以有的。

李靖、李勣按兵不动,无非有三种情况,一是象书友说的,明里不动,暗中却支持李世民。可问题来了,连长孙无垢都亲自上阵激励造反将士去了,可见李世民当时并未得到朝中重臣,特别是武臣的支持,史书中也可查证到,当时参与事变的,无非数百人而已,也就是说李世民那时手中的兵力是捉襟见肘的。如果李靖、李勣真的支持李世民,不用动用jūn_duì ,只要派府中府卫,甚至不用派府卫,每人调几十亲兵,都能极大的支持李世民了。

而且,当薛万彻、冯立等人率太子府、齐王府两千兵马进攻玄武门时,李靖、李勣如果支持李世民,就该派兵阻拦才对。

莫非二人仅仅是心中支持李世民,其实把不得李世民那几百人马被两府jūn_duì 歼灭?

二是李靖、李勣心中是想动的,当然动也不是支持李世民,而是平乱。可他们没有等到李渊的命令,玄武门之变就因李建成、李元吉的死亡而结束了。

这或许才是二人心中最大的遗憾,因为他们没有阻止这场惨剧的发生。

可事实上,李渊不是不想下令平乱,而是他一早就被李世民控制了。

而到李建成、李元吉死亡后,李渊就无心平乱了,三个嫡子死了两,难道还要再杀最后一个嫡子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1818小说网